为东南亚华文教育锦上添花

发布时间:2022-09-13

来源:互联网

已被浏览:230

分享到: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概念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希望沿线各国增进理解、携手合作、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运、勇担共同责任,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致力推进“民心相通”工程,开展深层次人文交流,促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致力共商、共建、共享,推进沿线各国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实现融通发展、互动发展;致力于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寻求教育发展最佳契合点和教育合作最大公约数,促进沿线各国在教育领域互利互惠。

东南亚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10个主要国家,是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地理位置优越,东西文明交汇,多元文化互鉴,商贸经济畅通,人文交流荟萃。

东南亚地区是华人华侨聚居之地,本地区有华人华侨约4000万人,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6000万华人华侨的70%。早年,中国移民南来东南亚,为了承传民族语言文化,兴校办学,从早期的私塾,发展到现代学校,使今天东南亚华文教育源远流长,具备从小学、中学至大专院校的完整教育体系,在世界华文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模式既有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华校,也有华文补习性质的华校,还有纳入所在国主流教育体系的华校,成为世界民族语文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华文教育的共同问题与挑战

尽管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及所面对的教育政策不尽相同,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却经历相类似的发展过程:艰辛创业、苦心经营、抗衡压迫、深耕建设、改革复兴、创新发展。尽管办学模式多样,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却能秉持民族教育使命,实现教育社会功能的本土化;不仅培育了优秀民族子女,也为所在国教育服务、储备人才,为深化跨文化教育交流,丰富所在国多元文化教育内涵,做出了卓越贡献。

纵观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归纳出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从宏观层面看,有所在国统合国民教育政策的制约,需要争取法定地位,以确保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华文学校本身的发展而言,则有长期面对办学经费赤字的窘境,合格师资缺口的困境以及教材教法落后的问题。

“教育是沟通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秩序的建设者。”“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策略,可为东南亚华文教育大发展借鉴参考。其要义是优化顶层设计与加强政策沟通,在政治层面上为华文教育建设保驾护航。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大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引发学习汉语言文化热潮,“一带一路”倡议即将开创全球文化新格局,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政策或有所转变。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宜与所在国政府加强沟通,争取纳入主流教育体制,以确保华校获得法定地位,享有政府的教育资源和发展资助,也为华文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提供法律保障。为求永续发展,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可以成立一个协调合作机构,加强政策沟通,推进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实现华文教育融通发展、互动发展。

此外,东南亚地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互鉴互学、交流合作,缔造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南亚华文教育兼容并蓄东西文明、跨文化内涵,华文学校的儒家人文氛围、多语言学习环境,是实现这宏伟愿景的重要中介。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有利于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所在国主流教育寻求发展最佳契合点和教育合作最大公约数,互利互惠,促进教育共同发展。

教育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

华文教育是中华语言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特殊形式,是维系海外华人华侨与祖籍国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培育优秀民族子女参与所在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华文教育因此被誉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弘扬的“留根工程”、华人华侨社会繁荣进步的“希望工程”、惠及海外华人生存发展的“民生工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正加大力度支援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推进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支持海外华文学校软硬体建设、教师培养培训、教材编写、课件研发、学生语言水平标准认证。华文教育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形塑东南亚的华文教育,直面共同命运与挑战,解决共同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共建发展东南亚华文教育,有利于促进华文教育与人文领域的合作关系,搭上“一带一路”发展列车。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合作层面广泛,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倡议将开启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发展的新篇章。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已有26年,教育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同愿景,奠定了教育合作的良好政治环境;贸易的畅通与经济合作的深入、国际化市场的拓展,为教育合作、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中国与东南亚铁路建设、海港物流联通,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的改善,压缩了交流交往的时空距离,为教育合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儒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相互间文化认同度高,为教育合作营造了一个难得的人文氛围。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华文教育领域的合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交流合作促进和谐共生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和东南亚可以在语言学习、文化互鉴、留学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教育学术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促进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

第一是发展孔子学院建设,加强语言互通与文化互鉴。近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创设、发展孔子学院,既是世界认识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不同文明互鉴学习的主要桥梁。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国建立了135所孔子学院和129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46万人。其中,东南亚8个国家设立了31所孔子学院,其中泰国15所,印度尼西亚6所,菲律宾4所,马来西亚2所,新加坡、柬埔寨、老挝、越南各1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预计将有更多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国家建立。而孔子学院的内涵与功能将进一步深化,除了加强其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功能之外,还将结合投资、建设、贸易、旅游等领域,为所在地提供专门的文化服务。

另一方面,语言文化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和民心工程。而“教育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催化剂和润滑剂的功能,又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推进区域“学汉语”热潮,促进民族间文化互鉴、互学,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达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第二是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奠定高等教育共赢发展的基础。中国已先后和47个国家与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4个,包括东南亚的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高校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订,有助于推进留学教育,开展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

此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等机制和项目的启动,加强了双方教育政策沟通,促进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务实合作。

第三是推进留学教育,拓宽东南亚学生升学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吸引国外学生来华留学,重视来华留学对国家经济发展、国际人才培养、国际教育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部署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策略和行动方案。其中主要包括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新生奖学金名额;广西推进“留学广西”东盟教育,2016年招收的东盟国家留学生达9061人;海南高校着力挖掘自身优势,为东盟各国培训热带农业、海洋、食品、旅游、经济等领域官员和技术人员500多人;贵州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举办地的优势,广泛开展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建设交流合作;云南民族大学凭借面向东南亚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多元民族语言文化社会环境,在云南省建成“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这些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东南亚华文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升学出路的选择。

从生源数量看,近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华学生有明显增长趋势。而东南亚各国是留华学生源增长的发力点。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从2010年的约5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8万余人;2016年来华留学人数按国别排序前15名中,东南亚的泰国23044人、印度尼西亚14714人、越南10639人、老挝9907人、马来西亚6880人。

第四是开展境外办学,助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程。境外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中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坐落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4个机构分别是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开设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医药学、中医针灸、哲学、法律、工商管理、金融与投资管理、海洋科技、计算机科学、新闻及传播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高校在境外举办的4个本科以上办学机构,其中3个坐落于东南亚地区,所开设专业不仅门类丰富,还适应为所在地设施联通、商贸畅通、资金融通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这对促进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无异锦上添花。诚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所说:“分校为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学生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有利于完善和优化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格局,助力马来西亚成为区域高教中心,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03日第5版 版名:环球周刊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均来源互联网,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客服联系,以便我们为你删除等处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