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做客我院

发布时间:2022-09-13

来源:互联网

已被浏览:826

分享到:

2019年3月17日,广东省国典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开展了一场有关“教育”、“机遇”、“国典”的学术交流会。会中,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的幽默与胡改咏院长的诙谐相得益彰,魏春峰与熊少严两位专家、学者对教育更是不忘初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如春雨一般,无声的润透着在场的每位求知者。正如余潇枫教授所言:你可能没有求知欲,但你一定有信息欲。

未来的教育是人格教育

会议伊始,胡院长代表国典的全体人员向余潇枫教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向余教授简单介绍了国典的基本情况。

面对当下的教育环境,胡院长认为: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人”才是教育最本质的。国典研究院一直以来热衷于区域文化、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培训、社团活动研发等,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个性发展的同时,人品、人格、人性得到健全发育。与余潇枫教授的“人格教育”如出一辙,不谋而合。

余教授认为国外大学与国内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外大学没有围墙,我们做教育就要向国外先进的理念看齐,要重视教育,要打破思想的禁锢,要明白“教育存在先于教育本质”。

大道自然,万物有常,而不离其“变”,教育亦是如此。魏春风老师引用《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与大家进行了另一个层次的交流。余教授:这个问题我思考过,所以我可以快速回答。什么救中国?教育救中国。什么救教育?师范救教育。人的五官是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但我都不用,我把这些统一起来,用“统觉”。同样,我不是什么变,我是“统变”。

“双主体教学”

以往的教育是单向式的灌输教育,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现在的时代是“点击”的时代,学生求学的途径多种多样,课本的知识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欲望,他们的知识更多的是课外狩猎的。一个老师如果不知道抖音、咪咕、快手,那他的教育是脱离现实的。

一次,余教授在外上课,当他要求学生把手机拿出来查资料时,学生哄堂一笑,原来课前学校早把他们的手机集中保管,这令余教授觉得很诧异。胡院长说:很多学校都这样,手机也是一个让教育头疼的存在。但是保管手机只是一个存在的现象,它的本质还是为了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

围绕这个话题,余教授抛出“双主体理论”——在未来的教育中,师生不再是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参与对话、批评与反批评的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育的发展与成效。而不是一昧的我说你听、我规定你执行,以大人的方式教小孩,忽视发展心理学的规律。同样的,学生成为主体,能够使学生感到被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的、平等的对话,共赢互利。

学生应具备的三层素养:

不交流的时候,看“三气”——气色,气质,气度;

交流的时候,看“三态”——心态,神态,体态;

深度交流的时候,看“三高”——高见,高效,高兴。

可能会有人疑惑,“三高”是你什么,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三高即“高见与低见都是相对的,要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与绝对劣势;高效就是用事实说话、用作品说话;高兴很重要,营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知道,如果你能给他归属感,他就会还你忠诚度”。

真正好的就是要跟别人的不一样

针对研究院的发展方向问题,余教授指出:国典研究院是社会服务教育的奇迹,我看到了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很荣幸可以加入这个潮气蓬勃的团队。“特色学校”市场是比较有限的,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产品,而不是只做服务。要重视对教育产品的研发力度,扩大研发专项资金的比例,抓住大亚湾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真正好的就是要跟别人的不一样”。产品研发的方向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其一是改革小学考试制度。趣味、审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以游戏的方式完成改革。用“游戏”来考试,在实施过程中,游戏涉及的知识点一定要高于考试的知识点范围;从数理化这些“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学科开始,逐渐推广到语文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

其二是教育的理论和发法。教育产品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而未来时代是“点击时代”,学习的本质是信息交换,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都江堰式”的教育产品,让学生能分辨学习信息的优劣,对于优质信息要“储水、灌溉”,对不良信息要及时“泄洪”。

通过这次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均感到受益颇多。我们相信研究院有余潇枫教授的加入,未来一定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均来源互联网,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客服联系,以便我们为你删除等处理。
返回